2020-08-08

原创观点

儿童产品中的色彩使用

来自网络精选

儿童产品不同年龄段各有其特点,一起从0-5岁,6-8岁,9-11岁的分类来了解一下吧~

上篇中主要从儿童视觉的发育特点,以及如何建立清晰的色彩层级选择合理的色彩丰富度这三方面来介绍色彩在儿童产品中的使用。

下篇在上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从0-5岁,6-8岁,9-11岁,分析各年龄段儿童产品的色彩偏好及丰富度表现。对上篇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通过传送门直达:《儿童产品中的色彩使用-上》,接下来就开始今天的内容吧~



年龄段分层

儿童产品与成人产品的重要不同是成年人已处于稳定期,而儿童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过程,一个针对4岁孩子设计的产品,很可能就不适于6岁孩子。所以虽然都属于儿童产品,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细分孩子的年龄段,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

App Store按照适龄范围,将儿童类APP和游戏分为以下三类:5岁以下、6-8岁和9-11岁。各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规定不同,一般为5-6岁(我国为6岁)。所以,0-5岁的儿童为学龄前儿童,6-8岁我们可以理解为学龄初期,9-11岁为学龄期。



下面就以这个分类来分析。



0-5岁 学龄前

特点:明快自然、帮助儿童筛选信息

0-5岁的儿童处于学龄前期,生活方式以游戏活动为主,还没有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体系,认知范围有限,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弱。

· 色彩偏好:自然明快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为具体形象思维,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主要以直观表象的形式为主。对于色彩的认知也是建立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具象事物上,比如绿色的植物,蓝色的天空,红色的草莓等。这类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色彩,将会直接作用于孩子们对色彩的偏好。

也就是说源于自然的鲜艳颜色会更受孩子喜爱,成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不过对于需长时间使用阅读的页面,我们也需要对颜色进行一定调和以保持阅读的舒适性。


· 丰富度:帮助儿童信息筛选

认知能力

认知以无意注意为主,即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会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容易被分散。过多的细节表现或者过多的色彩种类,都存在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可能。

视觉能力

喜欢鲜艳色彩,但处于发展期缺乏视觉筛选能力,难以区分重要、次要元素,对混合色彩的辨认比较困难,主要依靠色相分辨不同内容。

在该阶段中,我们需要格外注意重点内容与操作的聚焦,控制设计师本能的表现欲,不要因为设计过度给孩子的操作使用上带来阻碍。应该通过设计手段,帮助孩子筛选信息,比如加大前/背景对比、概括处理细节等方式,让孩子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任务。

有研究表明,人们在观察物体时的第一感受80%来源于色彩的影响,色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信息接受。下图中背景采用单一色相,内容以简化概括粗线条的方式减少细节处理,使背景成为一个统一整体。以近似色表示近似内容,符合视知觉的简化原则,也符合此阶段孩子的视觉辨色能力,是排除干扰的好帮手。前景内容的区别突出,减少了儿童认知时间,帮助其保持专注。

反之,如果背景颜色过于丰富,细节处理过多,则容易分散视觉注意,对主要任务造成干扰。此阶段儿童较的短注意力集中时间,因此更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画面内容,安排好色彩关系。


6-8岁 学龄初期

特点:性别因素、信息丰富、强吸引力

6-8岁是儿童时期的重大转折期,此时处于学龄初期的儿童,其生活方式开始由原来的以游戏活动为主转化为以学习为主,在小学学习科学知识。


色彩偏好:考虑性别因素

在此阶段儿童的抽象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和发展,对色彩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具象事物,开始理解抽象的概念,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性别意识在此过程中也得到发展,对颜色的喜爱部分来源于对性别的刻板认知,如男生喜欢蓝色、女生喜欢粉色等。

据统计此阶段男孩喜爱的颜色分别为:黄、蓝、红、绿;女孩喜爱的颜色为:红、黄、橙、白、蓝。


所以如果是没有性别偏向的产品,应继续选择使用中性的色彩,有明显性别偏向的产品则应有意识地选择与之相应的色彩。


丰富度:丰富、强吸引力

认知能力

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有意注意的能力,即自觉的、有目的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做到的注意。

视觉能力

视觉能力的发展和观察力的提升,已经开始明晰色彩的明度区别。比如对红色的概念不在仅仅为红色,而是建立了深红、大红、粉红等概念,对色彩的认知更加丰富,能适应色相差与色调差的两种配色方案。

此阶段儿童大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分析综合能力增强。有意注意的能力使其可以开始投入完成某项任务,并能够逐步控制自己的行为,专注力得到提升。信息获取的能力也随之增强,可以更加深入的分析外界事物,与前一个阶段相比,需要更多的信息量来满足他们更旺盛的精力和好奇心,以保持当前页面的吸引力。

比如同为路径岛页面,针对0-5岁的页面和针对6-8岁的页面在信息丰富度上有这明显不同。6-8岁的页面,元素和细节更加丰富,色相数量也更多,0-5岁则相对简约和单一。

通过thinkrolls同一个系列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产品中,我们也能明显的看出其丰富度上的不同。


9-11岁 学龄期


特点:向成人化发展、酷因素个性化、内容聚焦

9-11岁为学龄期,此阶段的孩子已经渡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能够抽象思考,具备了理解复杂场景的能力,开始对过于简单的东西失去兴趣。


色彩偏好:开始“脱幼化”

学习生活让过去视觉和认知能力都有限的孩子,成长为具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的少年。随着自信心和知识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希望不再被当成小孩子对待,希望自己“像大人一样”。


一方面是学习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一方面是有意识的“成人化追求”,于是此阶段孩子开始“脱幼化”,喜好逐渐转向为对更加专业成熟的风格的欣赏。不再依靠鲜艳绚丽的色彩来维持注意力,甚至会对过于幼化的内容表现出厌恶。


就比如我们能很自然地被年画鲜艳讨喜的画面所吸引,但对文人画的欣赏和喜爱,则需要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才能体会其意境一样。孩子色彩喜好的变化,也需要以逐渐成熟的心理为基础。



丰富度:两个走向 -追求简洁、追求视觉

认知能力

有意注意的能力基本发展完善,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被动学习往主动学习转变。

视觉能力

视觉辨别与分析能力基本达到正常稳定,可辨认光谱中的全部色相,区分色彩明度,与成年人趋同。

此阶段的孩子认知和学习效率有了显著提高,对APP产品已经比较熟悉,不再只局限于专为儿童设计的产品,而开始拓展更多市面上流行的产品,追求“酷”体验。丰富度上不再体现为单一标准,而出现了不同需求,既能接受简洁专注的信息呈现,也为华丽炫酷的视觉表现所吸引,需要我们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做分析判断。

虽然都是儿童产品,但在孩子身心的快速发展的过车中,不同年龄段又各有其特点。为了做到更符合该年龄段的特征,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研究,不能一概而论。


划重点

· 0-5岁学龄前儿童,偏好自然明快的色彩,应注意简化以帮助儿童筛选信息。

· 6-8岁学龄初期儿童,色彩偏好上应考虑性别因素,并有一定丰富度以保持强吸引力。

· 9-11岁学龄期儿童,色彩偏好开始“脱幼化”,简洁和丰富都可接受,更加接近于成人。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

《图解设计心理学》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适应儿童用户特征的图形化交互界面设计》

《数字时代儿童产品设计》

《基于视知觉理论的3-6岁儿童教育类应用软件分析与设计》

《艺术与视知觉》


案例|
VI/LOGO
包装设计
画册设计
形象设计
设计落地
工程案例
  • 西安欧众广告有限公司  
  • 咨询电话:15091191441 18049075128  
  • 办公邮箱:2477009187@qq.com
  • 公司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凤城一路御道华城B座-20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