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8

原创观点

这些『数据』告诉你,设计怎么做会更好!
来自网络精选

详细给大家介绍如何利用数据层面,来做设计“辅助决策”,拿到属于设计师的 "设计价值"

目标2020年下半年,写出二十篇像今天这样的长干货。






全文目录大纲


共五千六百字,阅读需要三十分钟




  1. 设计师是否需要关注数据

  2. 数据对设计意味着什么

  3. 数据对设计策略的影响

  4. 设计师应关注哪些数据

  5. 数据可以从哪里获取

  6. 一些额外的补充



今天带来的一篇是大家一直都在关注的“数据”解读文章。详细给大家介绍如何利用数据层面,来做设计“辅助决策”,拿到属于设计师的 "设计价值"


顺带揭秘一下, 为什么有的设计师,手活一般但往往晋升提拔特别快的原因。



设计师是否需要关注数据


这个问题,先提给大家,看看大家的意见跟想法。说实话之前有写过关于数据相关的文章,其中不乏较多反对的声音,如" 设计师难道不应该关注美吗?数据对设计师有啥用?太虚了! ”


包括还有很多类似的声音,都认为设计师不需要去理解数据,数据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就好。甚至还有的人,觉得数据能力小部分人掌握就行了,大肆传播会影响到行业风气带偏刚入门的设计师。


我想反问一句,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全部重心,都放在美上面,那么除了美之外,设计师的其它价值会在哪呢?因为任何人都有美的独立判断,我们没办法保证所有人的审美标准都是一致的。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设计到底服务于谁,美真正能解决用户的真实需求吗?产出的设计,最后到底拿到什么样的结果,这些真的有数吗?还是做一个需求算一个需求,做完后,只要自我YY,觉得很满意就可以了?实际上设计的价值点到底在哪??


所以刚入行的设计师,掌握点数据知识,就是跑偏走错路了吗?




我一直鼓励,设计师是需要理解数据、理解用户行为的,无论你的顾客是广大用户、是商家、还是甲方,或者你是创意设计师、体验设计师、还是UI设计师,都应该具备数据Sense,最起码要能看得懂数据的含义,以及能初步理解数据背后的原因。因为数据,实际上就一部分代表设计的生产价值,而脱离数据本身,设计师往往只是一个单纯的执行者,光主观判断,实际上上是很难理解你的作品,用户在用或者用户在看到的时候,他们在想的到底是什么?既然连这点都把握不透彻,那么又怎么能做出有效且卓越的设计方案?






并且,假如仅以美评判设计价值,那么作为一个美的执行者,实际上也只是生产线中的流水工具,做的再好,也只是一个很棒的工具。很棒的工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决策者,更多是作为资源工具使用,是能被汰换掉的,如果哪天有个更好用,并且更廉价的工具,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个工具汰换掉换个更好的?


在设计行业扎根稳打,把握住设计的价值很重要,设计的生产价值代表设计师在属于他的那个岗位,到底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设计师,手活一般,但往往晋升提拔的特别快的原因,因为手活专业,只是属于设计价值中的一部分,但并不能对设计最终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他们晋升的快,往往是视野比你宽阔,价值理解的也比你更为透彻。







数据对设计意味着什么



我看过不少的设计师,也学着在自己的作品集里放了一些数据,比如在加了哪些功能之后,点击提升了多少,复访提升了多少,转化提升了多少,包括还有些同学,写了增加模块后,用户日活跃量提升了多少。而中间所有的设计推论,包括用户的行为洞察,都没有,只是表述做设计方案后,数据提升了,甚至数据的口径,也是模糊甚至一问三不知的状态。


虽然在作品集中,放数据肯定会比不放要好,起码放数据代表着这个设计师有更为宽广的视野。但实际上,草率的放一些业务数据,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谁都可以凭空捏造一个数据,描述提升的多么的好,多么的棒。哪怕这个数据是真实的,实际上也代表不了什么,因为你不能保证数据一定是由设计所带来的。


所以对设计而言,数据的结因分析及理解,才是设计价值的核心部分。





在了解数据之前,我们得知道,数据本身是怎么被统计及生产出来的?




实际上生产过程中,开发同学在写代码的时候,会根据产品或者设计要求,在相应的地方进行 埋点。而这个埋点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起到一个监测器的作用,能分别监测到, 用户是否看到了这个模块,是否点击了这个模块,在这个模块里停留了多久。通俗易懂一点,就是你去到一个商场后,每个商店都有个录像机(埋点),把你的行为轨迹都录了下来,比如你去哪逛了,去哪买了,买了多少钱,哪个店停留了多久,都会被拍摄监控下来。这样我们就知道用户都去了哪,干了些啥,停了多久,包括每天来的都是哪些人,是否有新人,是否有老顾客流失。




所以数据能代表用户的真实行为轨迹,或者说是用户决策记录的点,而这些点的聚集,真实的反应了用户面对你的产品时,做出的一些真实反应。 数据发生了变化,一定是某些东西,影响到了用户的想法,影响到了用户现有的一些行 为操作方式。我们要知道是什么东西,影响着用户进行决策的。


因此要想证明是你的设计带来的数据提升,那么首先就要解释清楚,你的设计影响到了用户什么样的想法,改变了他们什么样的心智及行为模式。







数据对设计策略的影响


数据,实际上就是某种行为总量的映射。这个不但包含产品设计,也包括任何现实世界中的行为方式,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不是从事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数据就跟自己没关系了,自己完全不需要关心。只要数据理解的透彻,做什么设计都是信手捏来,并且能保证设计是非常有效的,这点适用于大部分场景。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数据本身的含义,这里我举个例子,二线城市的一个商业区开了一家麻辣烫店,午餐时间点有1000人流量路过,只有50人进店进行了消费,消费总金额在1000元。路过消费率大概为5%,人均消费金额平均在20元,其次来过第一次的顾客,经常会来吃第二次。


那么这个消费数据,实际上能代表哪些顾客的行为?包括能得到哪些初步的洞察结论?我举例YY一下,不一定准确,主要是给大家带来一个思考过程的示意。







可能的线索:



  • ·路过1000人,消费人数5%,并且在饭点,有95%的流失率,这说明用户选择门店进行消费的概率不高。


  • ·在二线城市,麻辣烫人均消费20元,这说明进来的用户是有实际消费潜力的,并且能接受这个价格,定价起码是合理的。


  • ·第三、用户实际上是认可店内口味的,且能消费两次,说明只要拉更多的顾客来店进行第一次消费,那么自然后面生意也会越来越好。


所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得出这些结论,首先顾客没有选择这家麻辣烫,并不是因为价格问题。可能是因为顾客不喜欢麻辣烫本身,目标受众不对,或者店内的氛围环境不够好,不够吸引到顾客,其次很多顾客从来没有尝过我家店,不知道我家的口味如何,他们需要第一次的引导尝试。


通过推断分析,所以我的策略可以这样改:


  • 把店内的灯光做得更为明亮,营造更为光亮的环境,先吸引人群注意力。

  • 给新顾客足够的福利及优惠,吸引用户进行第一次店内消费,并且消费完后赠送二次优惠券,引导二次消费。

  • 除了麻辣烫,也尝试做一些其它的小食或者其它的口味,来探索顾客群体的口味偏好,培养顾客吃麻辣烫的习惯。

  • 引导顾客关注店内微信公众号,日常推送美食福利,在吸引顾客店内进行再次复访。


有了数据,有了分析。接下来就好办了,找个平面设计师,让他先帮忙把店内的环境设计一下,门头logo设计的有吸引力一些,其次设计一些新顾客的权益,做点红包福利卡券啥的,再设计一下微信公众号等等。洞察清楚原因后,我就能很确保,做的这些设计,都是有效,且是有价值的。不会说设计出来之后,完全没效果,白投入了钱力,以及人力。




在这些策略实施后,我会再持续看看店内顾客的消费率,包括消费金额,是否上涨,如果上涨了,那么再去分析上涨的原因,下跌了,想想为什么下跌。总有些上涨跟下跌的策略,实际知道原因后,下跌可以避免,最后的结果,当然会呈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这里我就不再举例了,因为上面那个纯属YY,可以借鉴这个思路,对日常工作的需求进行分析总结。


最后,再回到刚刚作品集放数据的问题,如果我只是告诉你,我设计了一个红包券的样式,发到顾客手里,门店销售率提升了50%。但你并没有告诉我,门店销售率提升50%,是出于什么样的缘由?包括谁提出来卡券设计,门店为什么会想着突然发卡券。如果这些都没有表述清楚,或者没有想清楚,那么这个提升50%,又跟你的设计有什么关系??



所以说,我倡导设计师多注重数据,并不是数据本身的这串数字,而是要倡导设计师需要知道,需要理解数据背后,对用户的影响行为关系是什么?这些数据能代表用户一个什么样的想法?


最重要的一点,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还是得想清楚,我花大精力去做的设计,需要从哪些地方去发力,才能带来更大的价值。懂数据,往往也是为了让设计师少做无用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拿到更多的生产价值。


无论你是刚入行,还是从业较久,都应该具备这块的 Sense 。



设计师应关注哪些数据?


这个之前其实有简单说过,忘记了的同学可以点进去复习一下重点洞察哪几类数据能帮助设计师更好的拿到设计价值。正常的DAU、MAU、CTR、CVR、GMV,我们都需要理解这些数据代表的含义。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数据跟设计的影响关联度到底有多大,因为有的数据不一定是设计改动就会带来的,而是诸多其它因素变动导致的。举个例子,用户的活跃数据,比如日活DAU与月活MAU,往往跟内容与服务本身的质量有关系。设计很难影响到活跃度,用户并不怎么会因为你的设计,而特地跑过来瞄两眼,除非你的设计也是属于内容的一部分。所以这块需要你自己多想想,把其中的因果关系梳理清楚。




所以,我们的更多精力,往往可以放在点击率CTR与转化率CVR上,这两个才比较能代表,你的设计是否能吸引到用户点击,是否能吸引到用户进行消费。另外除了上面那些,还有哪些数据也是我们最好日常需要关注的?这里我把一些基本的数据统计口径,以及数据的名词解释,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吧。




DAU:每日访问用户数

MAU:每月访问用户数

PV:用户点击次数

UV:用户点击人数

GMV:成交总金额

CTR:用户曝光点击率

CVR:用户曝光转化率

访问分析:提供用户访问规模、来源、频次、时长、深度、留存以及页面详情等数据,具体分析用户新增、活跃和留存情况;

用户画像:提供用户画像数据,包括用户年龄、性别、地区、终端及机型分布;

分享:用户将其页面分享给好友的行为。

新增:用户首次访问,即称为新增。

活跃: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访问过即称为活跃。

留存:某个时间段内新增或活跃的用户,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然使用,即称为留存。

注册用户数:首次登录的用户数,同一用户多次访问不重复计。

累计注册用户数:历史累计登录的用户数,同一用户多次访问不重复计。

活跃用户数:访问总用户数,同一用户多次访问不重复计。

人均停留时长:平均每个用户停留在页面的总时长,即页面停留总时长/活跃用户人数。

人均访问次数:统计周期内,平均每个用户访问的次数,即访问次数/活跃用户数。




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这些在百度上也可查,了解熟悉起来也不是啥难事。



数据可以从哪里获取?


这也是个很玄学的问题,首先刚刚有说到,每个数据其背后都对应着一个埋点,埋点上报后的数据,被算法进行汇总,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想获得数据,一定需要有个前提,那就是你想看到的那个数据,必须有相应的埋点才OK,如果开发小哥都没有给你设定监视器,那么又怎么会有监视数据?



埋点设定了后,接下来就是数据权限的问题了。数据的接口人是谁,是否有后台可查,还是需要开发区手动捞?这个就需要你自己出面去解决了,很多小公司,数据的权限往往掌握在老板手里。如果你想要拿到这个数据,首先得证明你懂,其次得证明你能拿到更多的数据结果,能带来价值的提升才行,否则老板肯定是不会愿意冒风险把数据给你的,毕竟数据是个很敏感的东西,决定着公司跟业务的生死。


如果数据权限在产品或者在开发那,那你就跟相关同学好好沟通,说明来源,希望能通过数据验证设计的方向,验证设计的准确度,做正确的事儿。如果你做的事情,是真的有价值,真的能带来利益增长的,我相信不会不给你数据的。所以前提还是,首先你得懂这块,起码能看得懂数据背后的逻辑关系,这块需要在工作中,多花时间去培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如果先拿不到数据,也不要气馁,一步一步来,先跟你的合作方打好关系,你不知道数据,但合作方可能知道,每次做完设计后,都去向合作方跟踪一下最后的结果,包括跟你的合作方一起讨论,结果是由什么影响的,能否分析影响因子是哪些,然后拆解,做下一步的策略优化,带来更大的数据提升。时间一长,我相信你的合作方都会为你去主动申请数据的。

案例|
VI/LOGO
包装设计
画册设计
形象设计
设计落地
工程案例
  • 西安欧众广告有限公司  
  • 咨询电话:15091191441 18049075128  
  • 办公邮箱:2477009187@qq.com
  • 公司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凤城一路御道华城B座-2003室